校史館是以陳列學校發展歷史、展示學校辦學過程和不同時代學校面貌的場館,承載著學校“編年史”的作用,同時也是學校傳統與校園文化的集中表現的舞臺,展示著學校的優良傳統與校園文化精粹,是以精神指向和文化傳播為核心的校園文化重要空間版塊。承載著歷史,啟迪著未來,校史館的文化建設也必然要圍繞傳統與現代風格的融合進行打造,今天聚橋小編將圍繞經典案例向您解讀。
“書韻千年 古色古香”:解讀校史館的傳統設計風格
隨著傳統文化進校園與進課堂的教育理念不斷深化,傳統文化元素成了越來越多校園文化建設的外觀選擇。從校史館正門的牌匾、兩側的對聯,或是依托校史館空間而增飾的雕欄與護欄,都可以參照中國傳統建筑設計樣式中的書閣、亭臺樓榭元素,融入青花瓷、云雷紋、中國結等傳統紋樣,形成校史館的精美典雅氛圍。校史館的內部布局,也可以通過屏風樣式進行有機排布,讓校史館在古色古香的文化氛圍中體現出主題精準、錯落有致的空間安排邏輯,實現藝術感與實用性的統一。
作為記錄學校歷史、展現學校榮譽的場館,校史館必然有著厚重、雋永的歷史沉淀感與獨特韻味,因此,校史館內部的燈飾、照明等也是形成傳統設計風格的重要元素。
“科技植入 面向未來”:解讀校史館的現代設計元素
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這是歷久彌新的教育核心訴求。因此,校史館在展現歷史厚度的功能基礎上,還可以融入新興科技元素,呈現出學校發展的未來展望。
首先可以在校史館內融入高新科技展示設備與互動設備,不但豐富了校史文化展示的多樣性,還能在傳統的內容呈現基礎上展現出鮮明的理性主義與前衛主義氣質,通過融入地球、宇宙、智能、分子結構等科技紋樣樣式,讓校史館呈現出貫穿古今的歷史跨度,從而呈現出學校傳承優秀文化、指向未來發展的歷史氣度和遠大志向。
校史館是陳列學校優質基因、美好傳統的寶庫,也是展現學校未來展望、發展理想的起飛之地,對師生有著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增強自信的文化影響,因此,針對校史館的文化建設,必然需要以傳統與現代設計風格的雙向融合。廣州聚橋文化,始終以這樣的思考方向與思維格局,多年來專注于校園文化建設公司,集理念策劃、創意設計與落地實施,是專業的校史館建設服務機構,能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校史館文化建設方案。
聚橋文化,只為提升您的文化品牌價值而努力!
全國服務熱線:020-85511713 QQ:2903631311